6月20日上午,作為2024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黃山)論壇系列活動之一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對話會在安徽合肥國軒高科總部舉辦,眾多商協會及汽車企業代表共話新能源汽車發展新篇章。在汽車產業對話會上,安徽省汽車辦陳國慶在現場以《“汽”心協力,合作共贏》為題介紹了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成果。中國新加坡商會(上海)副會長鄔潤宇、江汽集團國際公司總經理余陽、比亞迪集團安徽省總經理屈明亮、科大國創智能汽車董事長史興領分別做了推介。
對話會現場,合肥創新院院長、合肥市新能源汽車協會秘書長吳仲城,國軒高科工程研究總院副院長曹勇,江汽集團國際公司總經理余陽,安利股份董事長、總經理姚和平,蔚來東南亞業務發展總監耿彥珩,菲律賓駐滬總領館商務領事格倫·佩尼亞蘭達共同圍繞東盟新能源汽車產業形態及發展前景進行了主題對話,并對目前新能源汽車在RCEP區域的機遇和挑戰進行了充分交流。
耿彥珩表示,新市場的開拓,伴隨而來的還有新品牌和新產品的打造,不同市場的用戶需求是多元化的,蔚來會根據不同市場的情況把相關的產品進行組合,形成非常強大的產品矩陣。
格倫·佩尼亞蘭達表示,中國新能源車有著非常好的設計,有很高的電池容量以及非常強勁的科技,他們愿意幫助中國車企在菲律賓進行產業布局,并會出臺一些優惠政策鼓勵在菲律賓投資。
余陽表示,整個汽車產業當下正處于新能源轉型疊加智能化轉型的階段,大量新技術不斷迭代,意味著智能新能源產業處在爆發產業革命的初期階段,RCEP區域市場有巨大的開放優勢,非常有利于中國車企緊緊抓住RCEP區域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機會。
曹勇認為,RCEP區域部分成員國都提出了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有非常大的市場空間需求,而中國新能源汽車目前無論是從產業鏈,還是技術水平,都非常適合走向海外,開放的RCEP地區正是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好時機。
姚和平介紹了公司生產的一種應用于新能源汽車產業消費升級的新材料、新品類,具有功能出眾、時尚環保等特點,目前已用于豐田、比亞迪、奇瑞等十幾種車型的汽車內飾,他期待能夠為更多的汽車整車企業賦能加力。
吳仲城表示,從大的產業鏈、大的產業變革角度來看,新的產業如何抓住機遇發展,尤其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大的產業鏈的基礎之上,如何借助中國較完備新能源產業鏈,抓住產業變革的機遇、賦能地方經濟發展,對東盟所有的國家來說都是機遇。
RCEP是當今世界覆蓋人口最多、成員國最多元、經貿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區,集聚了巨大的市場潛能,擁有美好的發展前景,與會代表紛紛表示,期待通過本次契機,加強未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友好合作。
據了解,近年來安徽創新驅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壯大,新能源汽車、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產業發展勢頭迅速,目前已經集聚奇瑞、蔚來、江淮、大眾安徽等7家整車企業,以及四千多家汽車零部件、后市場企業。2023年安徽汽車產量達到249.1萬輛、居全國第2位,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86.8萬輛、居全國第4位;汽車出口114.7萬輛,中國差不多每出口4輛汽車中,就有1輛是安徽制造。